足迹
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52章 大唐中秋不放假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买好了布又买好了衣服,马三郎带着孟五和孟七两兄弟,又在城里的零食店买了点糖果。
    带着礼物,马三郎他们终于来到了城外的车站。
    靠着和回鹘与吐蕃的两场大战,如今河西不缺马。
    马车这个东西,一开始是玩家运营的。
    在一开始的时候,只有玩家有前往别的城市的需求。
    所以最早的马车,也只是在各个城市之间运输玩家。
    一开始的马车,是没有减震的铁架子,在崎岖的路上走不仅仅有颠散架的危险,还经常会陷在泥泞的道路中走不出来。
    到了这个时候,车主就会让所有的玩家都下车,然后推着马车向前进。
    最离谱的时候,一段路中百分之六十的路都要乘客推着马车走,真不知道是花钱坐马车,还是花钱去推马车。
    不过玩家也在不断的升级马车,马车也逐渐有了减震的弹簧。
    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道路也开始修建的更加平坦。
    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旅行,自然就变得更加的方便。
    随着河西的彻底安定,一些精明的土著商人,也看到了运输市场的商机。
    这个商机就是城市和城市附近各个村落之间的运输需求。
    在工坊发展之前,这个需求是不存在的。
    在之前那个时候,百姓很少离开自己的村落。
    阡陌不相闻才是农业时代的常态,相邻的村子之间的交往都不多。
    可自从工商业发展后,自然就打破了这种平衡。
    大部分工坊还是围绕这城市发展的,城市周围物流方便,商人也会停靠城市,产品可以直接送到城里卖掉。
    张掖城附近的几个村子,工坊发展最为迅速。
    可以说除了宜禾里这例外,其他发展度靠前的村子,都是靠近城市的村子。
    无论是什么村子,都需要大量的工人。
    光靠本村子的工人,显然无法满足用工的需求。
    一些偏远村子的百姓,为了追逐更高的工资,也开始向着城市聚集。
    有了外出打工的百姓,自然有了往返的交通需求。
    城市到乡村的马车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。
    一开始投资城市之间运输的商人玩家们,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商机。
    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,各种小型马车已经占满了这个市场。
    只不过就算是玩家想要挤进这个市场,也不一定能够打的过更加熟悉乡里的原住民。
    这些马车很多都是从玩家的运输公司买的淘汰马车,马也是市场上低价出售的驽马。
    不过大部分返乡的旅途都是短途旅行,好马也不会比驽马快多少。
    马三郎找到了一辆前往宜禾里的马车,孟五和孟七的村子就在宜禾里隔壁,三人就上了同一辆马车。
    这是一辆四人马车,车把式坐在车顶上,同车的还有一名王府银行的职员,他也是同行前往宜禾里公干的。
    凑齐了四个人之后,车把式立刻启动了马车,踏上了前往宜禾里的路。
    这个王府银行的职员也是玩家招募的本地土著,是张掖城的一个读书人,名字叫做金海潮。
    金海潮听说了马三郎是马里长的儿子,更加热情起来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myqg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